第229章 又见苍鹰,鹰把式熬鹰的技巧 (第2/2页)
李拐子拍着胸脯打包票,说道:“绝对是猎鹰,咱也是跑山打鸟的人,野生苍鹰,和被驯养过的苍鹰不一样。那动静一瞅就能瞅出来。”
鹰屯的驯鹰师会掏鹰的窝,从鹰窝里掏出亚成年鹰,然后熬鹰来驯养,就为了保持鹰的野性。如果从嗷嗷待哺的,刚孵化的雏鹰开始驯,就会出现问题,这样的雏鹰不用熬,直接认主人,但也失去了捕猎的野性,只能算作走地鸡,搞不好学飞行都是问题。
赵把头要的就是猎鹰身上的那股野性,所以会专门跑去野外,掏苍鹰的窝,拿出亚成年的苍鹰,逮到之后,把苍鹰的翅膀给拴起来,有的时候不用拴也可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苍鹰飞行能力很差,只有一股不服就干的野性。
李拐子说起来,就说到熬过的鹰,和纯野生鹰有什么不同。他认真说道:“那头苍鹰,搭一眼就知道是受过训练,熬过的猎鹰。鹰屯肯定还有驯鹰人留在山里,还没走。”
忽然,李居安寻思完,抬起头说道:“鹰是不是不会一直跟着驯鹰师。”
各个村寨的驯鹰人,爱用的鹰不同。有些地域位置的鹰屯寨子爱驯金雕,海东青,有些爱驯小型鹰隼。比如说金雕的寿命长达四五十年。若是能熬好一只鹰,一个猎人可以用一辈子,还真是人走鹰还在,一头鹰传三代。
但大部分情况,鹰只跟随人五六年,之后人们会将鹰放生,让它重回大自然,繁衍生息。
鹰屯各村寨的驯鹰师为何会这样,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就和猎户屯里常说:打大留小一样。
鹰用个五六年,放出去繁衍生息,过个一两年,又能有源源不断的小鹰破壳而出,被养育成亚成年鹰,然后供鹰屯猎户掏窝,摸出来继续驯,熬鹰。这也是鹰屯各村寨历代相传的智慧,不能涸泽而渔。
李居安忽然问:“这头鹰,是不是往左飞的更多。”
李拐子惊讶了,说道:“还真神了,你咋知道,就和亲眼瞅见似的。”
那头猎鹰确实在空中往左盘旋的多,而且明明可以飞一条直线,非要往左转,盘旋个两圈继续飞。这么古怪的飞行路线,想让他不注意都难。
李居安说道:“这就对了。这头鹰确实是赵把头留下的。但还真不能赖赵把头。”
几个人一问才知道。当初李居安和赵把头闹不愉快,就是赵把头的猎鹰和花耳斗上来。一鹰一狗斗得不可开交,花耳后背被猎鹰的爪子挠的皮开肉绽,回去静养了足足一个月。猎鹰也没好受,被李居安一枪崩了左面翅膀,子弹贯穿了左翅膀,然后被赵把头治疗后放飞。
往后一阵,几人再瞅见赵把头,发现他肩头已经换了一头新的苍鹰,更大,更威猛。原先那一头伤鹰,应该已经被弃了。
几人都没想到,还能在这片林场的红松林里,瞧见过去的老冤家。
李东指着红松树说道:“瞧见没,上头全是这头鹰叼回来的夹子,这棵树晃一晃,运气好的好,还能有夹子落下来嘞。”
他抄起水曲柳棍,照着大红松的树干狠狠打上去,“哐哐”两下,还真的从大树上落下一个夹子。
夹子带着猎物,整个在厚实的雪地里砸出一个坑。李东抱着狗皮帽子,差点被砸了个正着,抱头直呼凶险。
陆志强笑话他不要命了真是,为了一个被扁毛牲口吃过的猎物,头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