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核心小说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一十三章 目标是星辰大海!(上)

第七百一十三章 目标是星辰大海!(上)

第七百一十三章 目标是星辰大海!(上) (第2/2页)

“.算符则有以下基本对易关系,[π^(r,t),φ^(r′,t)]=iδ3(rr′)以及[π^(r,t),π^(r′,t)]=[φ^(r,t),φ^(r′,t)]=0”
  
  “因此其自由实标量场φ的拉氏密度函数为L=12ημνμφνφ12mcφ=12ctφ12(φ)12mc2φ.”
  
  与此同时。
  
  听到另一边唰唰唰的书写声,在221基地的徐云亦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世间万物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巧合的存在真的很容易让你对命运二字产生莫名的好奇与感悟。
  
  当初在串列式加速器开机的第一天,王淦昌便发现了4685超子存在的迹象。(见629章)
  
  徐云对于这颗粒子可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它便是直接与孤点粒子相连的钥匙。
  
  不过那时候由于时机问题,徐云一直不太好将孤点粒子的存在抛出来。
  
  结果没想到,杨振宁居然通过标准模型推导出了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如此一来。
  
  徐云便在陆光达转述消息的时候,顺水推舟的将4685超子以及孤点粒子存在的事实告知予了众人。
  
  整个过程衔接的极其丝滑,就连基地里那些不知道徐云来历的专家也没感觉丝毫异常。
  
  更令徐云感觉微妙的是。
  
  后世对孤点粒子验证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
  
  正是杨老!
  
  没想到换了个时空,杨振宁居然与孤点粒子又产生了羁绊.
  
  袁老和花花,杨振宁和孤点粒子,徐云和驴不同的时空中,有些东西依旧在彼此呼应,着实令人感叹。
  
  随后徐云便在电话边安静的等待起了结果,由于基地方面的参数提供的足够充实,杨振宁这次只花了十多分钟便重新传来了回复:
  
  “小徐,你说的没错,这颗粒子的数据不正常!”
  
  “它在很多参数上都表现出了非自发耦合的情况,而且这颗介子似乎也不太对劲.”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数学上的推导,至于它是不是真的和暗物质有关,还要等应用上的验证。”
  
  “但无论如何,你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小徐,辛苦你了!”
  
  徐云早在电话接通后不久便纠正了称谓上的问题,但杨振宁在演算数据之前,依旧将徐云称之为【徐同志】——这个称呼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略显客套与生疏,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
  
  而眼下他却改口成了小徐,语气上明显亲近了不少,由此可见他已经初步认同了徐云的能力。
  
  这是件好事儿。
  
  接着杨振宁顿了顿,思索片刻,又对徐云说道:
  
  “小徐,我有个个人的诉求啊.就是这个4685超子的参数,能不能同步给其他人看?”
  
  “其他人?”
  
  徐云下意识的就想回一句这肯定不行,但话将出口之际,他忽然福至心灵的想到了什么:
  
  “杨先生,您说的其他人.莫非是李政道先生?”
  
  杨振宁点了点头:
  
  “没错。”
  
  “是因为你们的赌约?”
  
  “嗯,如果这个参数不同步给他,那么对他来说太不公平了。”
  
  徐云这才了然的摸了摸下巴。
  
  果然是李政道
  
  陆光达在之前的电话中曾经提及过杨李新约的消息——毕竟他找徐云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建议,所以这事儿肯定是瞒不住徐云的。
  
  所以徐云在接通电话之前,便已经知道了这个赌约的存在。
  
  客观来说。
  
  徐云对于这个赌约是持赞同态度的。
  
  毕竟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杨李二人的矛盾注定不可能被调和,哪怕他们如今提前回国也依旧不可能。
  
  要知道。
  
  后世上一任的华夏科学院院长、科技部一把手等一众大佬都尝试过调解矛盾,但都被杨李二人严辞拒绝了。
  
  甚至某位步入了华夏权利中枢、连职务都是违禁词的大人物也提出过做中间人的想法,但最终依旧以失败告终。
  
  在徐云穿越的那个时期。
  
  杨振宁已经年逾百岁,常年居住在水木大学的家里,处于疗养阶段。
  
  李政道则即将97周岁,早年他腰部受过很严重的伤,如今已经没法坐飞机了。
  
  18年的时候李政道在海对面病情加重,还是他儿子着车横跨海对面,花了九天时间把他接到了旧金山的家里修养。
  
  所以后世杨李基本上已经绝了线下见面的可能,即便他们真想要聊聊天,也顶多就是通过电话或者视频的手段罢了。
  
  因此二人如果可以通过这个所谓的新赌约决出一个‘对错’,徐云并不感觉有多残酷。
  
  而眼下杨振宁想把这个参数同步给李政道,自然便是担心自己的对手因为没掌握参数而被拉下了步子。
  
  毕竟这些参数并不是出自杨振宁或者杨振宁团队之手,他如果自己藏私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都很固执,但固执不代表是小人,一些底线他们还是有的。
  
  于是徐云想了想,对杨振宁说道:
  
  “杨先生,您的这个诉求我收到了,稍后我会转交给组织上,由领导们去定夺。”
  
  “当然了,这只是比较官面的说法,以李政道先生的地位与成就,这个诉求通过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杨振宁轻轻点了点头,握着话筒的表情没多少变化:
  
  “我明白,好了小徐,有关那个人的事情就先到这吧。”
  
  “咱们现在已经讨论完了暗物质,是不是该讨论下一个话题了?”
  
  徐云闻言立马正襟危坐了几分,同时将思维导图翻到了下一页:
  
  “没问题,杨教授,接下来咱们就该聊聊引力波的事儿了。”
  
  “陆主任已经将您的想法和我复述过了一遍,对于引力波的推导过程呢,我个人没有任何异议。”
  
  “同时常规引力波的测量方案我也相当赞同,干涉仪是这个领域的最优解。”
  
  “当然了,这方面我个人提个建议,您今后可以多和计算机所的同志们联系联系。”
  
  “计算机所?”
  
  杨振宁眨了眨眼,此时他对徐云的看法已经没之前那么迟疑了:
  
  “小徐,那边有什么新成果吗?”
  
  徐云嗯了一声,不过也没多解释。
  
  杨振宁对常规引力波的设计方案基本上和后世的LIGO无疑,不过由于时代所限,杨振宁的方案多少要比LIGO更加保守一些。
  
  比如在徐云看来。
  
  杨振宁设计的光路折射完全可以增加50%左右的次数,真空率则可以相对缩小一点儿。
  
  不过这些都属于工程落位上的细枝末节,这时候提出来没啥实际意义,反倒可能让杨振宁有些不快。
  
  所以徐云便换了个话题,将杨振宁的注意力引到了计算机所。
  
  因为
  
  引力波探测设备除了‘精度’之外,还有一个东西非常关键——那就是分析软件。
  
  而很巧合的是。
  
  当初徐云在和叶笃正聊天的时候,曾与钱秉穹仔细的谈过国产工业软件的事情。
  
  如今兔子们已经将工业软件的研发安排上了日程,虽然这玩意儿不可能一两年就产出成果,但引力波探测器同样也不会那么快就投入运用。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
  
  第一代版本的引力波探测器应该会在8年后初步建成,然后经过两年左右的检修验收,最终在十年后正式投入运行。
  
  那时候第一代工业软件应该也差不多到了问世的时间,如果杨振宁能够与计算机所那边保持足够密切的联络,那么完全有可能做到软件定制化也就是把引力波探测器作为工业软件试点的可能。
  
  同时引力波探测需要解析的数据极其庞大,足够计算机所那边用于长期迭代软件版本。
  
  所以在徐云看来。
  
  引力波探测器和工业软件先天化的就是一堆好搭档,彼此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互补。
  
  随后徐云简单的将工业软件的事儿和杨振宁介绍了一遍,以杨振宁的视野很快便理解了工业软件的重要性。
  
  几分钟后。
  
  听完徐云的介绍,杨振宁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
  
  “小徐,这是你个人的想法,还是组织上托你转述给我的?”
  
  电话对头的徐云笑了笑:
  
  “算是我个人的想法吧,还没和组织上汇报过呢——毕竟之前留给我们这边做准备的时间太少了。”
  
  杨振宁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对徐云的看法又发生了些许变化。
  
  引力波探测器的分析模块,这确实是一个有些被他忽略的环节。
  
  此前他与陆光达的重点都在于设备精度、芯材拼接这些相对较“硬”的设备参数上,却有些忽略了分析软件这个‘软’模块。
  
  当然了。
  
  这也和现如今的科技水平有一定关系。
  
  这年头集成电路刚问世两年不到,概念很火但还没有真正的芯片问世,所以很多数据解析都停留在每秒1-3万次的量级。
  
  有些时候条件有限,即便是海对面的学者也都会选择用计算尺之类的设备进行手算。
  
  加之杨振宁和陆光达的心思都放在了量子化引力的最终目标上,因此讨论过程中便下意识没把分析数据的事儿考虑进去。
  
  诚然。
  
  如果兔子们真要落实这个项目,验证的时候肯定会发现这个被忽略的环节。
  
  但这样一来,到时候杨振宁可就有些尴尬了——还是那句话,这年头有很多人在为了祖国燃烧自己,但同样也有一些利己善妒的人存在,不是所有人都对杨振宁李政道的回国抱有善意。
  
  要是杨振宁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到时候保不齐就有一些阴阳怪气的风言风语出现了。
  
  因此徐云的做法,倒是无形中帮杨振宁化解了一些麻烦。
  
  想到这里。
  
  杨振宁对于徐云的好奇心就更重了:
  
  “小徐,敢问你今年多大了?”
  
  “十七岁零九十多个月吧。”
  
  “师承何人?家乡何处?不会还是个单身狗吧?”
  
  眼见杨振宁大有化身催婚党的苗头,徐云的额头上顿时冒出了一团黑线:
  
  “额杨先生,这些信息想必过段时间您就会知道了,咱们现在还是继续之前的话题吧。”
  
  接着不等杨振宁回答。
  
  徐云便先一步飞快的说道:
  
  “现在咱们还剩下一个问题,也就是您和陆主任讨论的有关空间探测器械臂不够长的情况。”
  
  “实话实说,械臂这玩意儿目前肯定是没法做到横跨柯伊伯带的长度,不过.”
  
  “您是否想过换一个思路,利用其他东西来测量那些更低频的引力波呢?”
  
  “其他东西?”
  
  刚被徐云拉回现实的杨振宁顿时一怔:
  
  “有什么东西可以做到这一步?”
  
  数千公里之外。
  
  听到杨振宁的这个问题,徐云忍不住抬眼看了看窗外的漫天星辰:
  
  “杨先生,您听说过脉冲星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