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荡平江西 (第2/2页)
根据高衡和统帅部的估计,实际上清军就算是撤兵,也不可能一口气撤到长江以北去。毕竟,江南地区曾经是大明最繁华的地方,也是大明主要的税收中心。特别是南直隶和闽浙一带,一直有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北方经过连年战乱,别说是其他地方,就说京师,在崇祯时代也是饥民遍地,清军入关之后,因为战争还没结束,并没有多余力量对这种情况进行修正。不仅如此,还搞出了满汉之分的事情来,把京师一分为二,形成了内外两城。所以更加加重了北方汉民不满的情绪,有鉴于此,清廷也不傻,这时候如果放弃江南这个税收的来源,自己的财政将会更加困难。
这就是多尔衮和清廷自己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了,就像是一个饥民已经从烧开的锅里抓到了食物一般,虽然手上烫,可他不舍得放开食物。满清已经建立了大清,这就标志着他们不再是一个部落联盟,而是一个国家,至少从明面上来看是这样的。
所以多尔衮和清军决不能放弃江南地区,放弃了江南,只守住江北,那就是一穷二白,清军很难治理这么大的国家。如果清军只是搜刮一波然后再次退出关外,那就跟以前一样,大清国自己又变成了打草谷的部落,那多尔衮建立大清的意义何在?
如果不放弃江南,那清军势必就要投入兵力守住江南,兴华军也就要在江南跟清军主力进行总决战,决定江南的归属。多尔衮丝毫不怀疑,江南,就是决定他和高衡生死的关键。兴华军得到江南半壁江山,清廷退出关外,甚至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兴华军科技发达,如果得到海量的财力支撑,这游戏就没法玩下去了。反过来说,清廷如果稳稳把控江南,以他们占领区的体量来对兴华军进行消耗,兴华军迟早有一天会被拖死,所以江南之战,极为关键。
两个十七世纪最杰出的统率,势必要在江南的土地上碰一碰,来决定最后的前途命运。多尔衮在京师平定局势之后,便马不停蹄,火速南下,重新加入军队之中。而此时,江西的局面已经基本被多铎控制住了。
“报!大帅,情报军急件!”桂林大营之中,高衡刚吃完早饭,就有卫士将前线的急件给送过来了。清军兵败之后,陆涛的情报军获得了广阔的活动空间,陆涛授意情报军的将士在各处活动,搜集讯息。江西金声桓反叛事件爆发之后,情报军的将士已经在江西边境活动,从江西出逃的难民和乱兵口中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
还有不少将士干脆直接深入江西内部,想方设法打探消息,将金声桓的情况记录下来。
高衡放下饭碗,秉持着早餐要吃好的原则,高衡的早餐还是比较丰富的,当然,这个丰富是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有大米粥、面饼还有鸡蛋。这其实不仅仅是高衡独一份的早餐,兴华军的士兵们都能得到同样的饮食,这也是兴华军凝聚力强的原因。毕竟后世拿破仑曾经说过,军队的士气来源于士兵的胃。
“念!”高衡擦擦嘴道。
那士兵立刻道:“前线战报,江西金声桓被多铎和阿济格南北夹击,兵败如山倒,清军数万兵马已经合围南昌城,正在发动猛烈攻势,金声桓所部士气低落,战斗力很差,南昌城危在旦夕,即将城破。”
高衡摇摇头道:“早知道会这样,金声桓不过是担了一个江西提督的名声而已,他还真以为自己就是江西提督了。且不说江西的大权实质上被把控在清廷派来的巡抚手里,就光说金声桓自己手下的军队,他能控制多少人,无非就是那些从平贼军出来的手下罢了。其他的卫所兵就是一盘散沙,拿起武器的农民而已,能有什么战斗力。就他自己的平贼军也是垃圾,在八旗精锐面前根本不够看。”
高衡挥了挥手,示意卫士退下。金声桓虽然完了,也没给清军造成太大损失,但是金声桓起兵让清军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本来应该休整的清军根本没有得到休整的时间。按照原定计划,清军如果快速回退,就能在南直隶进行休整,兴华军若是北上攻击,清军就形成了以逸待劳的态势,但现在,清军没有得到休整,即便兵力得到补充,也无法进行有效训练,势必成为一盘散沙。
果然如高衡所料,数日后,江西再次发来急报,清军围城一月,本来起事仓促,南昌就没准备多少粮食,就算是有府库的官粮,也都先紧着军队吃,所以城中粮食用尽,以至于到了城内的老鼠野猫都被捕杀殆尽的地步,下一步就是人相食了。
最终,城内有人为了活命出逃,导致守城士兵士气低落。清军后方的重炮也运送过来,多铎架起大炮猛轰城头。不出三日,人心散乱,南昌城破。金声桓本来还想进行巷战,结果部下全部逃亡,他成了孤家寡人,自知走投无路,于是自己回到帅府的荷花池投水自杀。姜日广等人也被入城的清军全部抓获,多铎命令活剐了姜日广一干人等,又将金声桓的尸体从荷花池打捞上来,五马分尸。
最终,金声桓叛乱被清军一举荡平,剩余兵卒全部投降,多铎将攻打江西获得的汉军兵卒还有俘虏的南昌民众全部编入了饥兵之中,让他们充当炮灰力量,也算是补充在桂林之战中的损失。这样一下子获得了十万饥兵,使清军的力量得到扩充。至此,江西战乱结束,多铎、阿济格集结大军,继续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