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接 (第1/2页)
俺答想过此战的各种过程和结局。
最差的结局就是给明军制造了巨大的伤亡,冲进京畿一带劫掠一番后撤军。
他不认为明军能挡住自己南下的步伐。
若非忌惮蒋庆之断自己的后路,俺答甚至会直接南下,而不是停在大同一线逼迫明军出城决战。
他自信满满,准备用这一战来奠定自己草原霸主的地位。至于那位所谓的黄金家族的大汗,让他沦为历史吧!
他也想过大明的各种应对方式。
比如说令大同和宣府明军谨守不出,明军精锐在京畿之前阻截自己的大军。
如此,后有大同宣府明军破坏粮道,断他归路。前有明军精锐拦截。
但他丝毫不惧。
他甚至希望明皇能如此应对。
他的麾下全是骑兵啊!
来去如风。
他需要做的就是杀戮!
冲进关内后,四处杀戮,让明军所谓的精锐跟在自己身后疲于奔命。
当然,若是明军坐视,那就有乐子看了。
他会沿着明人京畿一带寻找突破口。
明军精锐不过数万,哪能把整个京畿看牢?
只需一支偏师插入,他就能调动整个明军。
随后,他进可攻打京师,退……大同和宣府明军难道还挡得住本汗的大军?
真特么是个笑话。
但蒋庆之来了。
在大同,俺答和蒋庆之互相试探。
比吉率偏师南下攻打乱岭关,这就如同是围棋中的试应手。
投石问路。
看蒋庆之如何应对。
俺答对此寄予厚望。
但没想到的是,蒋庆之竟然破釜沉舟,把山西一线的明军精锐尽数抽调到了乱岭关,而且明皇竟把自己的皇长子也派到了乱岭关。
蒋庆之把整个山西都抛开了。
要么你攻破乱岭关,随后山西再无可用之兵。
随你折腾。
要么我守住乱岭关,让你只能二选一,倾力南下,或是无奈和我蒋庆之在大同一线周旋,直至粮尽退兵。
俺答觉得自己和蒋庆之就像是明人口中的两个棋手。
这一招一式,你来我往,他渐渐落入下风。
那么就决战吧!
俺答使出了杀手锏。
他冒着被蒋庆之和乱岭关明军夹击的风险,准备悍然南下。
但他有七成把握能用这个手段把蒋庆之逼出城来。
果然。
蒋庆之出城了。
俺答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心中的得意难以言喻。
甚至兴奋若狂。
多少年没有过这样兴奋过了!
俺答在得知蒋庆之出城后,仿佛回到了年轻时。
他觉得自己把蒋庆之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位大明名将,不过如此!
决战之前,俺答信心满满。
有赵全的白莲教作为内应,十万大军在手,而蒋庆之不过手握两万京卫罢了。
这一战他若是不能胜,不!
本汗不可能败!
那一刻,俺答觉得自己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
他能感受到最细微的风。
能嗅到青草的味儿。
能看到远处的敌军大旗。
能听到那些贵族的牢骚。
他目光敏锐,精神仿佛进入了一个巅峰状态。
他发誓,自己年轻了二十岁。
而击败蒋庆之,将会证明这一点。
人老了,刚开始是不会服气的。
他们会处处和年轻人比较,找到自己的长处,以此证明自己还年轻。
这种情绪来源于对死亡的畏惧。
俺答不怕死,他此生经历了太多磨砺,觉得死亡不是事儿。
唯有一个遗憾,不能以帝王之尊而死。
赵全多次劝他建国称帝,俺答也动过心,但他仔细琢磨了一番,自己虽然势力庞大,但下面不服气的人却也不少。
而且黄金家族的血脉还在草原上流淌,他若是称帝,那些不满的部族将会投靠那位大汗,由此,自己将会多一个强大的敌人。
所以俺答忍住了诱惑。
此次南下,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收复大都。
所谓大都,就是此刻大明的京师。
蒙元时,曾是他们的都城。
收复大都,统治大明北方,随后挟势回归草原,灭了所谓的黄金家族,以此威势号令草原,谁敢不遵?
这是帝王霸业!
哪怕是粮草被焚烧,俺答的雄心依旧。
当大同守军开始后撤时,这股雄心膨胀到了极点。
俺答甚至在憧憬自己挟势从草原回到大都后,重演当年忽必烈灭掉南宋的那一幕。
但当硝烟散去时,俺答觉得那些梦想顷刻间化为冰水,从自己的头顶百会那里注入体内。
他浑身冰冷,手脚发凉。
“大汗!”
“大汗!”
是谁在呼喊?
俺答茫然看去。
是孟宪。
孟宪的嘴唇在蠕动着,神色焦急。
他在说什么?
俺答此刻仿佛聋了。
他猛地一挣,世界再度回归。
“大汗,要马上做出应对。否则蒋庆之会发动反击!”孟宪发誓自己从未见过这样沮丧的大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