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核心小说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争的本质,吕妃之死!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争的本质,吕妃之死!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争的本质,吕妃之死! (第1/2页)

时代变了!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在场中所有人的心中都掀起了巨大的风暴。
  
  朱棣、蓝玉以及其他的一众武将勋贵,他们中不少人是当下大明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然而,受制时代的限制,此刻的他们,并不能理解燧发枪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这是人类从冷兵器时代跨入热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性武器之一。
  
  甚至可以说是热兵器与冷兵器的分水岭。
  
  当然,仅仅制造出来一两支枪是不够的,还需要大批量的生产。
  
  在历史上,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
  
  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
  
  而朱允熥的出现,将这一历史进程压缩到极短的时间内。
  
  历史的变革,仿佛就在一瞬间完成。
  
  众人被深深的震撼,以及茫然……
  
  为何吴王殿下手中的家伙,看起来明明和火铳一样,也冒着火星,可却不是用火将其点燃的呢?
  
  他们对此非常好奇。
  
  朱允熥也没有卖什么关子,干脆利索的和武将勋贵们讲起来燧发枪的原理,以及相关各项性能数据。
  
  射程、射速,使用的简易程度等等。
  
  最后,还让他们一个个轮流亲自上手,开枪试射。
  
  事实上,燧发枪的杀伤力,较之这个时代的弓箭,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甚至,对于那些力气特别大,能拉特别硬的弓的人来说,弓箭的威力还要更大一些。
  
  但是,燧发枪的射速比弓箭要快得多。
  
  日常使用的差距也许不大,可当需要长时间连续射击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
  
  人一旦过度用力,肌肉就很容易疲劳,射出一定数量的箭羽之后,拉弦的手指和手臂都承受不了,必须要时间休息,等待其慢慢恢复。
  
  在高强度的战争,这一点区别,就已经十分致命了。
  
  其次是,一名优秀的弓箭手,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
  
  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
  
  但举枪瞄准,就太简单了。
  
  朱允熥稍微讲解一下如何瞄准,要如何做到三点一线等等,武将勋贵们端起枪来打靶,很多人就能打中标靶了。
  
  相当于是训练了很久的神箭手。
  
  对早期枪械来说,这正是其最大的优势。
  
  哪怕是老人,孩子,妇女,只要给他们一把枪,告诉他们如何瞄,如何开,他们就能正常使用。
  
  但给他们一把弓箭,他们却只能徒叹奈何。
  
  披甲胄,用弓箭、用大刀长矛对砍,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
  
  身体强壮的士兵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老弱残兵只会拖累军阵。
  
  可一旦使用枪支,整个战争的逻辑就变了。
  
  在枪面前,众生平等。
  
  不管你是能举起三百斤石块的壮汉,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
  
  杀你都只需要使用一颗子弹!
  
  在双方对阵的时候,弱书生举枪和壮汉举枪,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区别。
  
  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将枪发下去,告诉士兵们怎么使用,就能立即将一支老弱残兵,变成能与精锐对阵的强军。
  
  只要这支老弱残兵有足够的勇气和士气。
  
  除此之外,作为统兵打仗的将领,他们还发现了枪支的另一个优点。
  
  那便是士兵可以排成更密集的阵型。
  
  拉弓射箭,士兵与士兵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拉开。
  
  否则,就会彼此妨碍对方。
  
  枪支则没有这个问题,士兵能站得非常密集。
  
  这也意味着在同等单位面积内,能射出的弹丸会比箭雨更密集。
  
  对方想要冲过来,也会更困难。
  
  没错!
  
  这也正是为什么历史上早期枪支普及后,欧洲各国普遍使用士兵们密集站列的“排队枪毙”战术的原因。
  
  谁都不是傻子。
  
  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很傻的战术,恰恰如是在一次次的战争中,用血的教训,慢慢总结出来的经验
  
  哪一方的阵型更密集,更能集中火力,就会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于是,密集战立的“排队枪毙”战术,就应运而生了。
  
  一直到机关枪的出现,这一战术才被彻底淘汰。
  
  “老师,此枪造价几何,能制造多少支?”
  
  有人急忙询问道。
  
  众人的目光顿时一齐望了过来。
  
  这也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好东西是好东西,可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大量装备呢?
  
  历史上,在西方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同期中国制造的枪并不差。
  
  康熙和乾隆手中,都有非常优良的枪械。
  
  他们也很清楚这些东西的威力。
  
  然而,却仅仅只将其收藏在皇宫中,作为皇帝、皇子们平时玩乐,或打猎时偶尔使用的玩具。
  
  虽然也装备了少数军队,但却是粗制滥造的鸟铳,性能极差,火药的性能则更差,很多时候甚至只能束之高阁,干脆不用。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皇帝觉得枪械的制造成本,使用成本都太高了。
  
  火药造价也不菲。
  
  相比之上,用士兵们拿着大刀长矛冲锋,用弓箭,用血肉之躯去拼杀,成本则低得多。
  
  牛马的命又不值钱!
  
  士兵死了就死了,再召一批就是了。
  
  战死沙场本就是将士的归宿,是他们的使命。
  
  怎么能为了少死几个人,就让士兵们使用昂贵的枪械和火药呢?
  
  朝廷可负担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