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核心小说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郑和的消息,出海!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郑和的消息,出海!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郑和的消息,出海! (第2/2页)

“没有!”旁边的杨荣摇了摇头,道:“自从上次信鸽带回郑和的船队发现太孙殿下地图中所称的南方大陆后,后面便没有任何消息。”
  
  朱允熥点了点头,脸上倒不见多少担忧之色。
  
  太平洋太辽阔了。
  
  即使是信鸽,要飞越太平洋,也非常困难。
  
  虽然后世有信鸽飞过太平洋的新闻报道,但这样的事情,能成为新闻,本身就说明它并不是常态,而是极为罕见的。
  
  直白点的说,正常情况下,信鸽都极有可能飞越不了。
  
  南方大陆便是后世所称的澳大利亚。
  
  过了那里之后,便真的离大明太远太远。
  
  远到飞鸟也难以传递任何讯息,只能等待。
  
  “放开海禁后,民间下南洋的人非常多,不断有消息传来。”杨荣在朱允熥身边办事久了,也慢慢知道他在想着什么,不待朱允熥开口询问,便先汇报起来。
  
  “按照太孙殿下的要求,民间商人尽量多从南洋换回粮食,收获还是颇为丰厚的。”
  
  “如今大明几乎每天都有从南洋回来的船,带回了满船满船的粮食。”
  
  “除此之外,便是金银和药材。”
  
  “我大明出口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及茶叶。”
  
  “还有大明宝钞,在南洋也十分受欢迎。”
  
  “南洋土著觉得宝钞上的图画精美,纸张质地好,易于保存与收藏,因此对宝钞十分追捧。”
  
  “尤其是小额钞票,在南洋往往能卖出数十倍的溢价。”
  
  “许多商人干脆只出口钞票牟利,有司衙门觉得此举或会带来隐患,曾几次询问朝廷是否应该禁止,可宝钞携带方便,税务司检查不易,想要禁止,亦颇为困难。”
  
  朱允熥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此事他已经在姚广孝呈交的《国内外情报简编》上,几次看到相关的消息。
  
  但每次想起来,总觉得有点滑稽而搞笑。
  
  原来总以为推广大明的货币,让大明宝钞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躺着收印钞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想到,先是倭国争先抢后的要宝钞,现在就连南洋诸国,乃至一些原始部落,都开始疯抢了。
  
  这局面,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原以为要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威逼利诱,才能让他们接受大明宝钞呢。
  
  可实际却是,大明的海军还没有出征,他们就抢着要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很合理。
  
  大明宝钞虽然是印刷品,但上面的图画极为精美,说是美轮美奂也丝毫不为过。
  
  文字可能有很深的隔阂,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人,互不认识对方的文字。
  
  可画作却不一样。
  
  南洋的土著们,不知道什么印刷品,只是觉得这东西好看,纸张质地也好,是一件稀罕物。
  
  那些贵族,部落首领,自然就开始热捧。
  
  这可以说先进科学技术对落后国家的一种降维打击了。
  
  在先进科学技术到处可见的工业品,在落后国家,却是奇迹一般的存在。
  
  “不用禁止,反而要鼓励他们这样做。”
  
  朱允熥笑道:“大明宝钞不仅仅要成为大明的货币,更要成为全世界的货币。”
  
  杨荣怔了怔,连忙躬身道:“是。”
  
  有了太孙殿下的命令,下面的衙门也算是吃了定心丸。
  
  不用担心因为这件事的疏忽而被追责。
  
  “还有,令大明银行抓紧研制新版本的大明宝钞,在技术上进一步加强防伪。”朱允熥接着指示。
  
  一旦大明宝钞大量出现在境外,技术防伪的重要性,又会上升一个台阶。
  
  南洋也就罢了,若是一路传到西洋……眼下西洋已到了大航海时代的前夕,技术上可比南洋要先进不少。
  
  而且,那群强盗商人没有唯利是图,一旦发现印制伪钞可以获利,必定不会放过。
  
  国外的监管货币的难度,远胜过大明国内。
  
  必须要保证技术上的先进性,使别人都难以仿制。
  
  在这上面掉以轻心,是会吃大亏的。
  
  故而,朱允熥才慎重交待。
  
  好在大明科学院成立后,技术进步飞速,日新月异,下一版的防伪,肯定会更强,更难于仿制。
  
  “是!”杨荣连忙应声,又道:“商人下南洋之后,与当地土著发生冲突的亦不少,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希望朝廷早日派兵南下。”
  
  太孙殿下一直在训练海军,毫无疑问有出征海外的意图。
  
  但自倭国回来后,太孙殿下便没有再提及过。
  
  眼下朝野都十分关注此事。
  
  倭国一战,大明赚得盆满钵满,损失却近乎为零。
  
  于是乎,从前反对海外扩张的士大夫们,一下子就都成了向海外开战的支持者。
  
  白花花的银子,数不清的粮食不断流进大明国库,这谁又能反对呢?
  
  “不急!”
  
  朱允熥却是摇了摇头,问道:“皇爷爷已经从申城回来了吧?”
  
  杨荣有些跟不上朱允熥的思维,没想到太孙殿下突然又换了话题。
  
  “陛下在申城住了几个月,如今已启程回京,应该是要回来过年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笑道:“草原已经平定,待皇爷爷回来后,撤藩就该提上日程了。”
  
  “在此之前,本宫要去见一见三叔。”
  
  自从上次草原事变后,晋王朱棡选择了认罪。
  
  随后便被“押解”进京。
  
  对外,朱允熥并没有向朝野正式公布他的罪状。
  
  而是将其软禁在金陵的府邸里面。
  
  不过,草原上的事闹得那么大,十几万人亲眼目睹,邮传司成立后,信件往来方便,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
  
  朱棡的事,会让老朱十分为难。
  
  朱允熥必须在老朱回来之前,将其摆平。
  
  在他的计划中,大明海军的作用,只是军事保障,真正出海征服诸国的主力,是即将撤藩的藩王们。
  
  这是效仿大航海时代的西洋人。
  
  征服诸地,统治那里,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
  
  并不是简单的军事胜利就行的。
  
  在蛮荒之地进行征服与开发,就必须要给予其自主决定权。
  
  军队显然不合适。
  
  将藩王们封在海外,让他们将封地当自己的国家一样去治理,才是最合适的办法。
  
  随后,朱允熥便令人备马,出了东宫,一路前往软禁朱棡的府邸。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