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核心小说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奢靡的震撼,朱允熥的道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奢靡的震撼,朱允熥的道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奢靡的震撼,朱允熥的道理! (第2/2页)

“老百姓穿衣吃饭,才是头等大事。”
  
  “有这些钱,多给老百姓建点房子遮房挡雨,多冶炼一点钢铁,给朝廷的军队装备盔甲武器,给百姓们做锄头,铁犁,菜刀等生活用品,难道不好吗?”
  
  老朱絮絮叨叨地说着。
  
  朱高炽只能垂头听训。
  
  劈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之后,老朱问道:“就这房间的装饰,咱瞅着恐怕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银子吧?”
  
  毕竟身为皇帝,老朱当然见过世面,清楚很多东西的价值。
  
  房间里面的挂的字画,都是当世之人所写所画,并非历史上的名家真品。
  
  但也无一例外,皆是当手有名之人。
  
  他们出手作画的价格可不低。
  
  字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其他的家具,罗绮蚊帐,铜挂件,玻璃挂件,镜子……所有的东西,都美轮美奂,一看便价值不菲。
  
  最主要是,面积还有这么大。
  
  面积大,东西就多。
  
  加在一起,价格自然昂贵。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银子打造一间酒楼的客房,奢靡到了何等程度啊?
  
  要知道,就在两年前,大明朝全国一年的税收,才几千万两银子。
  
  这还是将粮食,布匹等其他各项物资都折价算进去之后的结果。
  
  这样的客房,住一晚得收多少钱呢?
  
  恐怕要上几百两乃至上千两银子了。
  
  这么多银子,能给多少穷人吃饱穿暖?
  
  老朱想起来心里就不舒服,当然看不顺眼了。
  
  朱高炽闻言,猛地抬头:“啊……不,皇爷爷,这套客房,共计七个卧室,所有的装饰,一共也只花费了不到三千两银子。”
  
  房间里面没有外人,朱高炽也改了称呼。
  
  老朱怔了怔,旋即怒道:“胡说八道,光是那面巨大的穿衣镜,咱看着就值几万两银子,怎么可能整个房间才三千两银子呢?”
  
  “皇爷爷,那面镜子才五十两银子。”朱高炽争辩着解释道:“镜子就是大明制造局的工厂制作的,皇爷爷要是不信,可以令人将工厂的账本取来,一看便知。”
  
  “如今不是以前了,大明制造局运用科学的方法,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老朱表情顿时凝滞。
  
  忽然想起之前参观工厂,所了解到的生产成本和制作效率。
  
  似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而他还在按原来的想法代入。
  
  却忘了,在此以前,根本不可能用玻璃制作如此之大的镜子。
  
  但仅五十两银子?这个价格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皇宫里面,一面只有人脸大小,制作精美的铜镜,都要上百两银子乃至更多。
  
  朱高炽也反应过来了。
  
  原来老朱生气的关键原因,是错误估计了造价成本?
  
  他连忙接着介绍:“这房间里面的画,虽然是名家所画,却都只是印刷品,每幅画的价格,皆不到一两银子。”
  
  “这个木柜看起来精美,实际造价也过五两银子。”
  
  “这张桌子亦是大明制造局的家俱厂所打制,采用分工制作的流水线程序批量制造,一张五两银子。”
  
  “这个铜制烛台,也是批量生产,一个一两银子。”
  
  “那个风铃是玻璃所制,便宜得很……”
  
  ……
  
  朱高炽逐一讲解,介绍。
  
  看起来美仑美奂的东西,都是工业化批量生产制作,价格当然也都十分便宜。
  
  如果后世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不值钱。
  
  但对大明的人来说,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宝贝”,就会觉得很贵。
  
  正如铝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比黄金还贵一样!
  
  老朱的脸色,阴晴变换不定。
  
  心里的震撼,也越来越深。
  
  如果说之前参观工厂,给他带来的是大规模生产的震撼。
  
  现在感受的,则是生产后的成果,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
  
  看上去很奢华昂贵的东西,一旦工业化生产后,马上就便宜得不可思议。
  
  玻璃制品,便是其中的最典型的代表。
  
  对于一直缺少玻璃制品的大明来说,在房里里面,嵌入精美的玻璃制品,立即让人感觉极美极好看。
  
  带来视觉上的巨大冲击。
  
  也想当然的以为,很昂贵。
  
  实际上,大明制造局制造这些东西的价格,都非常便宜。
  
  印制品更是如此。
  
  虽然印刷的书籍早已普及,但画作,尤其是面积巨大的画作,还没有多少印制品。
  
  更别说还印制得这般精美。
  
  没有看过的人,又哪里看得出来呢?
  
  就连木头制作的家具,用批量化,大规模生产的方法后,价格也立即大幅降低。
  
  因为用流水线方式生产的速度要比以前快得多。
  
  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制作的东西更多,价格自然就低了。
  
  听朱高炽讲完,老朱的怒意也基本都消散了,只剩下极度的震撼和感慨。
  
  但面子上却不能在孙子面前认错,只得道:“总归都是一些奇巧淫技罢了,还是要将心思放在正途上面。大明制造局,也不能总想着制作这些,要做一些对老百姓有用的东西。”
  
  “多生产制作几万把锄头和钉耙,那就是造福一方。”
  
  “印刷画终究只是用来点缀装饰的,又哪里比得上锄头和钉耙管用呢。”
  
  朱高炽忙道:“皇爷爷,我们大明制造局一直在生产的,制造出来的锄头和钉耙,根本就多得卖不完,用不完。”
  
  老朱愣了下。
  
  再度想起大明制造局的恐怖生产效率。
  
  一年就抵得上过去十年。
  
  若是光生产原来的东西,那确实会用不完。
  
  “太孙殿下说,生产这些家具装饰品,是为了回收银钱,更是保证大明物价稳定至关重要的手段。”
  
  “自大明银行成立以后,市面上流通的银钱是过去的数十倍。”
  
  “若不是大明制造局生产的这些东西,出卖给百姓,特别是卖给有钱人,从他们那里回收银钱,那这些钱,就会流向老百姓基本生活物资。”
  
  “粮食和布匹的价格,便会涨上天。大明新钞都会迅速贬值,成为废纸,老百姓也要活不下去的。”
  
  “太孙殿下还说,眼下大明还没有足够的棉花和羊毛来进行工业大生产,只能寄希望于大明制造局的铁制品,玻璃制品,印刷物等物品生产,来回收银钱。”
  
  “很多东西虽然对普通底层百姓来说,确实是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可是,将有钱人的钱,消费在这上面,总比让他们拿着钱去和老百姓抢粮食,抢普通的布匹要好。”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