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核心小说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复杂的女人,危机和处罚!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复杂的女人,危机和处罚!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复杂的女人,危机和处罚! (第1/2页)

“若太孙殿下能喜欢徐小姐,与她喜结连理,那也是不错的结果。”
  
  “我们的目的,只是希望太孙殿下能早日完婚,早日诞下子嗣,使江山社稷从此稳如泰山。”
  
  “顾姑娘出身偏野,家世清白,与朝堂无瓜葛。”
  
  “徐小姐出身勋贵,家世显赫。”
  
  “太孙殿下若娶顾姑娘,则将来不用担心外戚干政。”
  
  “若娶徐小姐,则能拉拢徐家其支持他们的勋贵。”
  
  “再或者,太孙殿下将两人尽皆纳娶,也自无不可。”
  
  “但世上的事,总不能尽如人意。”
  
  “我们让顾姑娘在外面抛头露面,引人关注,并暗中推动舆论,散播消息之后,先是引来了大量纨绔子弟,甚至一些年龄很大的好色高官的眼光。”
  
  “我们不得不暗中警告,将人加以驱离。”
  
  “但后来,却万万也没有想到,竟然将魏国公家的徐小姐也给引来了。”
  
  “徐辉祖身为魏国公,年岁已然不小,却尚未婚配。”
  
  “徐小姐见到顾姑娘,便惊为天人,一定要拉她做徐家的媳妇,让顾姑娘嫁给自己的哥哥魏国公徐辉祖。”
  
  “她先是打听到顾姑娘家的住址,直接去她哥哥嫂嫂所在的地方,下了重金聘礼。”
  
  “此前为了保密,也为了让戏演得更真实一些,我们只将此事告诉了顾姑娘和她的父母,并没有告诉她的哥嫂。”
  
  “后来顾姑娘的父母先后因病离世,顾姑娘的哥嫂也一直不清楚我们的计划。”
  
  “骤然得知大明的魏国公徐辉祖要娶自家妹妹,还许诺聘为正妻,明媒正娶,八抬大轿过门,自是不胜欢喜,当场就应承了下来。”
  
  “可徐小姐认为,女儿家自己的终身大事,固然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还是须得她自己同意才好。”
  
  “因此才没有急着纳娶,而是不断的劝说顾姑娘。”
  
  “我们的计划,也险些因此而中断。”
  
  “好在顾姑娘的心意,并未动摇。”
  
  朱允熥当然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让顾盼君被自己看上,这是他们的计划。
  
  但行不行通,自己能不能看上顾盼君,还是未知之事。
  
  而这个时候,只要顾盼君思想稍有动摇,宁愿选择嫁给魏国公徐辉祖,那他们的谋算,就全盘落空了。
  
  机关算尽,却为他人作嫁衣裳。
  
  毕竟,他们也不可能威胁顾盼君一定要听他们的话,徐家可不是好惹。
  
  至少,徐家有足够的能力,保护顾盼君不被外人欺侮。
  
  而相比未知且有极大的风险的朱允熥,答案明确的徐辉祖其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太孙殿下的女人固然身份高贵,可能不能成功,还是两说之事。
  
  况且,就算成功了,也未必能被册封为太孙正妃。
  
  国公的正妻,朝廷的诰命夫人,虽然名义上不如太孙的偏妃身份高贵,可实际上的日子,恐怕还要更好过一些。
  
  就算朱允熥将来登基称帝,亦是如此。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若不能成为皇后,就不一定比做国公家的女主人更好。
  
  朱允熥不动声色的望了旁边的顾盼君一眼,又迅速收回目光。
  
  在这个时代,乡野之中的读书世家,养出一个各方面才能皆优秀,心志心气亦不凡的人,并不奇怪。
  
  这是因为与后世不一样,封建时代的统治阶层是地主阶级。
  
  而这些人,大多数并不居住在城市,而是住在农村。
  
  毕竟,这个时代的城市化率很低很低。
  
  如果没有入朝为官,不管多么显赫的家庭,都在乡下居住。
  
  但绝不能认为,在乡野就很穷,就没有见识。
  
  后世的人会有这样的观念,是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与深入,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基本上都搬迁到了城市,没有多少人还在继续呆在农村。
  
  所以,人们很容易先入为主,认为留在农村的,都是能力本事不强的人。
  
  再或者是一些老人,小孩,留守儿童等。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打土豪分田地,农村再也没有了占据大量田地的土豪,大家都地位平等,机会平等,要想闯出一番事业,只能去城市闯荡。
  
  但封建时代不一样,由于土地私有,即使在农村,也有许多占据了大量土地的士绅家庭。
  
  他们在乡下以“耕读”传家,有大量佃户为他们工作,他们并没有搬迁到城市的想法。
  
  事实上,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欧美,尽管资本主义已深入每一个毛孔,但乡下农村仍然有不少有钱的大农场主居住。
  
  新中国的情况,反而是特例。
  
  当然,既然在乡下农村住着,家中又没有人在朝廷做高官,那即使家庭条件相比普通人而言,非常富裕,相比徐妙锦这种国公家的贵女,仍然是不值一提的底层寒门。
  
  即使是在被朱允熥器重的姚广孝、杨士奇眼中,一个乡下土财主,哪怕她家便是有良田千顷,家仆百人,那也是妥妥的寒门之女。
  
  别看她是出来“摆摊”,但制造局那些饰品,价格可不低。
  
  折算成银钱的话,她摆摊的饰品,抵得上卖力气的苦工,几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赚到的总数。
  
  真正的穷苦人家,真做不了这“生意”。
  
  但不管怎么说,相比徐家,她仍是寒门中的寒门。
  
  坦然拒绝成为魏国公正妻的身份,也要赌朱允熥对自己的好感。
  
  眼前这名看起来“天真无邪”的少女,其心志可不小啊。
  
  当然,有梦想有追求并不是什么罪过。
  
  自古天才人物,哪个没有梦想,没有冲天之志呢?
  
  在建立起科举制度后的封建时代,朝廷的宰相,以及六部高官,大多都出自乡下农村。
  
  当然,基本上是比较富裕的地主阶层。
  
  读书人有凌云之志很正常。
  
  顾盼君尽管是一名女子,但既然读过书,有些心气儿也不算奇怪。
  
  可哪怕是一个信誓旦旦,说自己一定能高中状元,意气风发的书生,如果有机会不用去参加科举,而直接做一个七品县令,那除了他父母本就是朝廷高官的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直接上任当县令。
  
  而不是去赌一把机率极低的科举考试。
  
  即使他很有才华,对自己很有信心,亦是如此。
  
  毕竟,科举考试的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