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核心小说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兑换仙丹,恒产恒心!

第三百二十七章 兑换仙丹,恒产恒心!

第三百二十七章 兑换仙丹,恒产恒心! (第1/2页)

华夏犹重家族。
  
  家族多了,便成了天下。
  
  这就是家天下。
  
  而天下之首,便是皇帝。
  
  上古时期,禹皇取得最高王权,以奉天命自居,召众邦国君长于涂山相会。
  
  为了巩固王权,禹皇对王权之下的权力进行了划分,不再承认诸邦国君长的首领之位。
  
  利用手中的强权,改众多部落首领为世袭贵族,以现在来看,即是将诸部落首领由王者降为贵族。
  
  禹皇独享王位,为此铸九鼎喻九州,王权至高无上,执玉帛者万国。
  
  夏朝以前,是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首领为贤。
  
  夏朝以降,是一家私产,天下为家,父死子继。
  
  所有的君王,毕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巩固自身权力、地位。
  
  夏、商、周,三个上古之朝,所有的君王,都在不断抬高王权,拉大与下层权力的差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的土地、臣民,都是君王一家的私产,正是西周时期提出来的。
  
  从邦国君王降为世袭贵族,为使君王满意、安心,世袭贵族再降,于是,削去了“贵”字,世族,或者说世家就出现了。
  
  周朝落寞,春秋、战国,霸主、雄主,纷纷登场,姬姓王权不在,最终为嬴姓所得,秦之一统。
  
  秦王政不再满足于“君王”的身份、地位,便再次将最高权力抬高,功盖三皇五帝,那我便为皇帝。
  
  甚至为了最大程度抬高皇帝权力,秦始皇帝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有封王。
  
  扶苏、胡亥等一干皇子,称呼依然只是“公子”。
  
  随后,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霸王项羽,以楚王名义,连封十八王,分王分地,最终难逃乌江自刎。
  
  汉高祖刘邦,既汲取教训,也没有汲取教训,登基为帝,封了九位异姓王。
  
  遭遇变故、反叛后,终与万千臣民做契,“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自汉以降,王爵便只在皇族中流传,非皇族为王者,多为权臣。
  
  皇权、王权、世家、大族(门阀)、豪强(门户)……阶级分明,家天下格局基本稳定,两汉、三国,四百年里,大多如此。
  
  即便偶有权力变动,阶级升降,也是个人的变动,人死后又会迅速回到该在的位置,这格局也没遭遇破坏。
  
  但遇到了司马家。
  
  作为世家的司马家,刷新了人世间的道德底线,从世家走到了皇族。
  
  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也”,司马家知道一切是怎么来的,也知道皇权、王权之下,世家的距离太小了。
  
  于是乎,世家阶层的家族,要么再降为门阀大族,要么被司马家铲除。
  
  两晋之乱,不便多说,衣冠南渡的门阀大族掌握了一切,这才有了“王与马,共天下”。
  
  而这,也让后世之君看到,门阀大族距离皇权、王权还是过近,当混乱结束,隋朝、唐朝,又开始对门阀大族的五姓七望施以重拳。
  
  最终,门阀大族在唯一女帝武则天时期,纷纷陨落,而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更是将门阀大族骨灰给扬了。
  
  自宋以降,以士大夫形成的门户豪强,正式登场,臣民家族,终于没有了威胁皇族、皇权的能力。
  
  但两宋党争,北元士祸,及至本朝的门户之争,无不在述说着门户豪强对朝廷、对万民的重大危害。
  
  在嘉靖四十年以前。
  
  分宜严家、淞江徐家、南充陈家、兴化李家、灵宝许家……等等,这都属于门户豪强,在朝有着众多门生故吏,或在野有着无数民心名望。
  
  在嘉靖朝势力最大、斗得最狠的严家、徐家等门户豪强被圣上给血洗了。
  
  不忘初心、逆流而上的陈家,得了圣上的重视和赏赐,从门户豪强跨过了门阀大族,走到了世家阶层。
  
  当然,和两千年前的世家性质不同,陈家只留有传承权力,而没有影响皇权、王权的能力。
  
  安分守己、顺其自然的兴化李家、灵宝许家等门户豪强被圣上发落一二,便饶了过去。
  
  如内阁阁老李春芳,都以为属于门户豪强的危机已经过去,尽管对陈家很艳羡,但在这浊世洪流中,能站稳脚跟,已然不易,李家、许家也没想着再强求什么,两宋、北元、嘉靖四十年前怎么过,以后还打算怎么过。
  
  大不了,让族人把股沟给夹紧些。
  
  但李春芳没想过,距离皇权、王权最近的门户豪强家族,本就是圣上最大的敌人。
  
  哪怕圣上没有想过铲除门户豪强家族,但一些利国利民的国策,必将会损害、严重损害这千年来始终作为既得利益者的门户豪强家族利益。
  
  陈以勤在离京前,曾特意与老友李春芳有过交流,劝说兴化李家尽快“漂白”。
  
  不论是家族田地,还是商铺,亦或者一些卑劣的门生故吏,能舍弃就舍弃,将家族之财转为圣贤手札、国手字画、稀世珍宝等物。
  
  黄金、白银这些俗物,差不多就够了。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不外如是。
  
  但李春芳却不以为然,还搬出了亚圣孟子在《滕文公上》中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样的话来搪塞他。
  
  那时,陈以勤就料到老友会有一劫,但没想到,这一劫,会来的这么快。
  
  而且,老友的自作聪明,更是将整个门户豪强家族推向了万丈深渊。
  
  禁六经,复六艺。
  
  讲学堂成了演武堂。
  
  老友却没有想过,武道被文道压制了近千年,积攒的怨怼、仇恨何其之大。
  
  一旦武道大兴,血气如龙,会第一个向谁找麻烦?
  
  门户豪强家族,或许有权,或许有钱,但和所有人一样,命,可就一条啊!
  
  生死面前,人人平等。
  
  再有……陈以勤望向京城方向,陈家是知道部分圣上情况的,哪怕陈以勤久不在京城,知道的事,却在李春芳之上。
  
  那个锦衣卫指挥佥事“朱方”,陈家都不必让人去查,便知道真实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