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北上,扬州府! (第1/2页)
玄墓山,蟠香寺,
海青衣随意的铺在床榻上,妙玉独自坐在梳妆台前对镜理妆。
身上只有一套象牙白交襟内衬,头上也没戴着巾帽,而是三千青丝垂落在肩,她一点点编织着发髻,手上的动作很是僵硬。
或是她很少自己做这种事,又或是她当下有些心不在焉。
如果邢岫烟在身边的时候,这种事向来都是由她来做的,妙玉望着镜子里自己的寂寥身形,心里五味杂陈。
打开了一方锦匣,是秦可卿临别送给她的一个发簪,说是道歉的礼物。
妙玉并不知她有哪里被秦可卿得罪了,迷迷糊糊的就收下了这饯别礼。
锦匣中是一根发簪,银质鎏金嵌着玛瑙石,不算贵重,但妙玉倒很喜欢。
沧浪园中,每个女孩子都很是活泼可爱,只妙玉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妙玉寡言少语,很少与她们相处,又不知如何与她们相处。
当妙玉看到她们一个个打扮得很是漂亮,在岳凌面前争芳斗艳的时候,妙玉也很想打扮打扮自己。
她也是个女孩子,也渴望有女孩子的妆容,而不总是一身的海青衣。
捏着拿起,在面前比量了一会儿,妙玉便欲要戴在头上试一试。
可等她再抬起头,望向镜子的时候,手上的动作却是一滞,愕然道:“师父,你怎么下床来了。”
老尼紧了紧眉头,冷声道:“我怎么不能下床来了?瞧瞧你的样子,一个女尼不拿木鱼,拿起簪子来了,你这还算什么修行中人?”
妙玉脸色臊得通红,赶快将簪子收回锦盒里,往一旁的桌案上斟起水来。
“师父,用茶。”
老尼深吸口气,慢慢坐入靠椅中,一双眸眼瞪着妙玉,“你这孽障,人在这,心都不知哪里去了,失魂落魄的模样,成何体统?”
“是安京侯要离开苏州了?”
妙玉脸色愈发红了,不好意思开口说话,只微微点头回应。
老尼眉眼微垂,思忖片刻道:“拾掇拾掇你的行李,我们也入京去吧。”
“入京?”
妙玉瞪大了双眼,有些不敢相信老尼的话,重复确认着。
“怎么?你不愿去?”
老尼冷哼了声道:“苏州如今繁花似锦,可却是你的伤心之地,既然如此,我们不如离开这蟠香寺,去京城投为师的友人去。”
“在之前不也与你说过了?”
妙玉愣了片刻,面颊立即露出了笑容,紧迈了几步,来到师父身后,揉捏起了肩头。
“好好,徒儿事事都听师父的安排。正好,入京城可以去看看烟儿过得好不好。”
老尼嘴角抽了抽,不讲情面的戳穿了妙玉的小心思,道:“你是去看那丫头的?我看是,入了京城之后,你这脑子里,才能占一个‘安’字,能让你心安。”
妙玉吐了吐舌头,不知该接什么话了。
只是老尼轻吐了口气,暗暗道:“这都是什么孽缘……”
……
沧浪园,
香菱垂着头,忧心忡忡的从角门走了出来,等在门前的两个人立即迎了过来,拉起了她的手。
“英莲,你来,跟妈去个地方。”
香菱微抬起头,入眼见到这个脸上满是褶皱,被岁月侵蚀严重的妇人,心底便起了怜惜之情。
这毕竟是她的母亲,生下了她,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她哪里忍心拒绝。
再看向她身旁的姨妈,也是一脸疼爱的望着她。
只是姨妈旧时保养极佳的面容也不在了,似是一夜白头,满头银丝,看上去苍老了数十岁。
香菱低声道:“我……娘,过不了多久,我就要随着安京侯还京了,女儿……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封氏从香菱口中听得一个“娘”,心中便已经很是欣慰了,眼中絮满了泪水。
没想到经历了这么多事,她依然愿意唤自己一声娘亲。
英莲四岁时,是他们做父母的疏忽大意,才导致英莲被拐子拐走,吃了不知多少苦,如今又寻到了好人家,还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安京侯,她反倒要来拆散,毁掉孩子的幸福。
封氏慈悲心肠,她当然是做不出这种事了。
粗糙的手掌扶上了香菱细嫩的脸颊,封氏哽咽道:“好孩子,娘不是来为难你的,娘和你姨母都想开了,来这里是见你最后一面,还有些事想嘱咐你,往后……你且过好你的日子,不必再来找娘了……”
最后半句话,封氏咬着牙说出口,随后便是潸然泪下。
香菱也大受触动,与封氏相拥哭泣。
半晌,封氏道:“这里是安京侯下榻之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不必担心,为人父母怎会不希望自己孩子过得好呢,你随我来便是。”
香菱郑重的点了点头,随母亲与姨母,走进了一处深巷中。
深巷的尽头,有一间破落的院子,只是屋子被拾掇的一新,显然是有人居住的。
香菱打量着周围,沈封氏与她介绍道:“自打你姨夫与堂兄入了大牢之后,沈家的宅院便被抄家变卖了,旧时的钱财并无剩余,只剩些我的嫁妆和奁田,勉强让我和你母亲在这城中寻到一处落脚的地方。”
沈封氏扶着香菱来到一处铜镜前,扶着她坐好。
看着镜子中的香菱,沈封氏不得不感慨一句,道:“真是生得好模样,是我们封家的闺女。”
香菱不解的问道:“姨母,我们要做什么?”
封氏在一旁翻找,片刻后归来,将手上的镯子,套在了香菱的藕臂,圈口粗细刚刚好。
“这是咱们封家的传家首饰,往后就给你了,你戴着它,也就似是娘亲陪在你身边。”
香菱连忙推脱,要将镯子取下来,归还回去,“不行,不行,娘亲这个太贵重了,你和姨母如今日子这般艰难,我怎能还要你们的财物呢?”
沈封氏道:“傻孩子,你就收着吧。如今封家就只有你一个后辈了,不给你,又该给谁呢?”
封氏也是道:“你过好了你的日子,娘亲便就心满意足了。不必担心我们,我们已经在纺织作坊里找了份差事,勉强糊口是不难的。”
香菱哭泣道:“我……我不能赡养娘亲,女儿不孝。”
封氏又从锦盒中取出了一把刮刀,“我们都未曾养过你,何必非要你来赡养我呢?”
“倘若有一天,你依靠侯爷,能够得知你爹爹在何处,可劝你爹爹来见一见我。这些年我们两人再未见过,对彼此心中都有亏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