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核心小说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八章 未来的路很长

第三十八章 未来的路很长

第三十八章 未来的路很长 (第2/2页)

朱标认真地点点头:“我要把金陵建设得像后世的南京城一样,我要亲眼去看一看,如果能够弄到城市规划图就更好了。”
  
  朱云峰笑道:“这个简单,地图到处都有,而且我觉得也没必要照抄,先把现在的城市建设起来,以后再慢慢往外扩张就是了,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胖子。”
  
  “唉,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样的盛世景象,我就觉得时间紧迫。我虽然才二十多岁,却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在大明看到这样的世界!”
  
  朱标长叹。
  
  “会的。”
  
  朱云峰抿了一口酒,看向下方的夜市道:“哪怕太伯爷您只再多活五十年,五十年的时间,已经够了。我们从一穷二白到如今,也不过三四十年时间,一旦步入正轨,发展速度会很快很快,甚至快到超出您的想象。”
  
  大明现在有了一定基础工业,今年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大量电力设备运到大明去,开启属于大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且由于可以直接运送发电设备,因此完全可以跳过蒸汽机时代,步入更高产的电气化时代。
  
  这对于大明来说,已经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弯路,足够一次爆发性增长。
  
  当然。
  
  教育也不能耽搁。
  
  搞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知识份子。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只是炼钢,需要的是技术熟练的工人,这个好培养。
  
  但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不同了,涉及到大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
  
  所以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大明也需要尽快同步数理化的进程。
  
  好在朱标已经在做了,在南京设立学校,招收大量识字的秀才通过视频资料学习基础数理化,大明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翌日清晨时分,带着马皇后和朱标做完了检查,朱云峰就再次启程回去。
  
  依旧是早上出发,中午到。
  
  把马皇后送回尚峰山,这次换了季赫开车送朱云峰、朱标和朱棣去高铁站。
  
  他们县的高铁站很奇葩,不是在县里,而是在距离县大概三十分钟路程的另外一个镇。
  
  并且与他们镇南辕北辙,一个在县最北段,一个在县最南端,车程有70多公里,没有高速直达。
  
  这次是坐高铁。
  
  刘东帮他们办了入境手续,有合法护照,他们就有了新加坡华裔的身份。
  
  证件一到,朱云峰迅速安排他们入职云峰公司,开具居住证明和工作证明,然后在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这样他们就能合法合规留在国内。
  
  有护照就能申请银行卡,买高铁票,绑定微信支付宝,除了没入籍以外,生活上跟普通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本来这些手续流程对于一般外国人来说需要一段时间办理。
  
  但云峰公司已经是他们县当地支柱,每年纳税几千万,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于他们的要求,地方政府自然是一切从简,迅速办理。
  
  朱云峰已经帮他们绑定了手机,直接在手机上买高铁票,持护照在高铁站的自动售票机取票就行。
  
  季赫把车开进高铁站,朱云峰和朱棣下车从后备箱拿了三个行李箱下来。
  
  朱标则抬起头打量着这座高铁站。
  
  春节客运高峰期早就过去,高铁站也归于平寂,车站外零零散散十多个旅客走入站内,左侧是出站口,挤满了拉客的出租车与黑车司机。
  
  拉客的司机都比旅客多,不过县城小高铁站嘛,倒也正常。
  
  与季赫打了声招呼,朱云峰带着二人进入车站,车站里面人也不多,差不多三四十人的样子,各自坐在站内的椅子上。
  
  朱云峰安排他们找了个边缘椅子坐着,自己去拿他们的护照取票。
  
  不一会儿票取了过来,朱标接过票,好奇地打量四周道:“跟我之前在视频里看到的高铁站差别很大啊。”
  
  朱云峰坐下来,翘着二郎腿笑道:“视频里看的那都是大城市高铁站,人流量大,造得跟机场一样,区别肯定很大。我们县城的高铁站,就一个候车厅。”
  
  “原来如此。”
  
  朱标点点头,看向朱棣道:“这做发展也与人口紧密相连,人口多的地方发展就好,人口少的地方发展就差。”
  
  “是的,像我们县城就节假日人多点,平时来高铁站,有的时候一班车就上去几个人,候车厅都没几个人坐,修得再好再大也没意义。”
  
  “就是这地方太偏了,周围都是荒郊野岭,外面除了几个饭店什么都没有。”
  
  “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这个镇就是我们县的打印机之乡,是原来我们县的支柱产业,GDP第一镇,所以放在了这里。”
  
  朱云峰撇撇嘴。
  
  现在他们县的第一镇已经变成蓝沙镇了,但以前是这边,结果为了支持这边的发展,高铁站修到了离县城那么远的地方,让县城百姓怨声载道。
  
  “这是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的结果,当然也不能说是错的,只是衡量的结果,以后搞发展还是要多做考虑。”
  
  朱标每到一个地方,就有很多新的感悟。
  
  说话间高铁进站了。
  
  随着广播的声音响起,旅客们拿起了行李箱,开始排队。
  
  三人陆陆续续进站。
  
  他们买的是去南京的商务座,2000一张,直奔最前面的位置。
  
  商务座跟二等座比起来十分宽敞,因为二等座是一排五个座位,商务座则是整个车厢拢共就五个。
  
  前面两个,后面三个。
  
  朱云峰他们买的是后面三个座,前面两个座干脆就没人。
  
  乘务员帮他们把行李放好,三人各自入座。
  
  没一会儿工夫,高铁开始出发。
  
  初始还不算快,随着慢慢地加速,两侧景色越发变快,速度也慢慢达到了峰值,差不多300公里每小时左右。
  
  朱标和朱棣都是第一次坐高铁,他们的迅速被车外的景色吸引,眺望着远处的田园与山林。
  
  但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往往是上一秒还看到几百亩田,下一秒就变成了一个池塘水库,茂密的树林以及上下起伏的丘陵。
  
  朱标目光充满了深思,从怀中拿出手机,开始慢慢地打字。
  
  仅仅从镇子到长沙,再从长沙回到镇子坐上高铁的这一段旅程,他就收获了太多太多。
  
  比如看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看到了不同地区建设的方向发展的区别,以及南方农村到处都有水库、湖泊、池塘以应对干旱。
  
  还有这高铁。
  
  实在是太快了。
  
  什么时候大明也有这样的技术和能力就好。
  
  朱标心中沉思,但却没有气馁。
  
  万事开头难。
  
  如今大明也才正儿八经发展了一年的时间而已。
  
  未来的路很长,一步步来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