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核心小说 > 晋末长剑 > 第九十一章 会

第九十一章 会

第九十一章 会 (第1/2页)

充满节奏的马蹄声自远及近响起,听着让人赏心悦目。
  
  在行近汝水时,遭到一队头裹黄币的军士拦截。
  
  黄头军只有五十人,站在拒马后面,仔细检查文之后,又派人回去通报。
  
  骑兵充塞了道路,一眼望不到头。
  
  道路两旁是平整的农田,一些已经长得老高,那是麦子,一些才长了些苗出来,那是春粟。
  
  马儿喷着响鼻,低头啃食青苗,不过很快被骑兵拉住了。
  
  不是他们军纪好,实在是不敢。
  
  在淮南的时候,他们可是撒着欢劫掠的。
  
  甚至到了豫州的汝阴等地,有时候奔马中不慎践踏了禾苗,也不以为意。
  
  但越靠近洛阳,他们就越收敛。
  
  洛阳在河南郡,广成泽也在河南郡,这已是天下中枢了,造次不得。
  
  许久之后,终于有人过来了。
  
  拒马被拉开,几名文吏又检查了下文书,这才引着他们前行一一大部队转向新城、陆浑一带屯驻,代国镇北大将军达奚贺若率亲随至宿羽宫面圣。
  
  第二天(三月初一)晨,他们抵达了山下的一处村落外,下马等待通传。
  
  一路行来,越往里兵越多、越密集、越精锐。
  
  外围多头裹黄巾的兵卒,往里就多器械五花八门的府兵,及至山脚下,铁铠武士密密麻麻,随处可见。
  
  不过即便屯驻了大军,山脚下的村落、农庄依旧秩序井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一村落内多为放散的庄户,农庄内基本都是在此服役的职田、禄田、恤田力役。
  
  达奚贺若褪了戎袍,换上一身士人常穿的袍服。
  
  想了想后,又把金耳环摘下,只不过发型却没法变了,只能戴个帽子遮掩一下。
  
  由诸部氏族头领子弟充当的亲随见了,目瞪口呆。
  
  你这是要当梁人啊?
  
  有人跟着学了。
  
  有人心里不痛快,不愿改,甚至还穿着皮裘。
  
  倒不是他们对梁人有什么意见,只是下意识不喜罢了。鲜卑有自己的风俗,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骤然去改,心里总是膈应的,也容易反感。
  
  这种微妙的心理说不清道不明,但又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一切都敌不过时间,时间长了,一切都会变化,不光他们的风俗会变,甚至连梁人自己的风俗也会变。
  
  行走在村落中时,达奚贺若一行人仔细看着。
  
  作为镇北大将军,他一生中待在东木根山的时间比较长。
  
  在他的印象中,除了山麓河畔有些檫田之外,到处都是荒草、沙地,景色乏善可陈,西山落日之时,孤独悲凉涌上心头,几乎让人落泪。
  
  来到中原后,景色一下子变得多姿多彩,山脉、平原、河流、森林、草场、
  
  村庄、城池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他们的文化,都让这个前半生精神世界空虚无比的人非常着迷。
  
  戎马傻之余,他曾经很喜欢平城、盛乐的热闹,但这两座城市放在中原,
  
  泯然众人矣。甚至于,平城、盛乐的人口足够多了,但那种单调的生活、匮乏的商品以及不够多彩的文化,总让人觉得缺了几分味道。
  
  这大概就是落后地区吧。
  
  一行人很快穿过村落,登上了山道。
  
  晨起的鸟儿叽叽喳喳,亭台楼阁之外张贴着「宜春」字帖,已在春风细雨之中有些褪色。
  
  山道两侧的缓坡之上,开辟了些许菜,水灵灵的园蔬茁壮地生长着。
  
  不远处传来一阵斧之声,看样子是宫中侍卫、仆役在修剪树枝。
  
  达奚贺若在桑干水一带见过,那叫桑树,长得很高,能结桑葚,很好吃。
  
  树木可制弓,可作车材,树叶还能养蚕。只可惜桑干水一带的桑树不多,绢帛也非常差劲,渐渐都没几个人用了,反正中原的绢帛也不贵。
  
  及近山腰之时,一群侍卫正在山坡上开挖沟渠,将山泉引入一片缓坡之上的池塘中。
  
  燕子低空飞过,尾巴几乎擦着池塘,欢快地奔向远方。
  
  几头懒洋洋的黄牛徜祥在水塘边,悠闲地吃着草。
  
  更远处,则隐有奔雷之声。
  
  数目庞大的马群在水草之间驰过,一群又一群,铺天盖地。
  
  这么好的地方,难怪大梁天子住得都不愿回洛阳了。
  
  「达奚将军。」青灰色的门阙之下,鸿胪寺主簿荀序行了一礼,道:「随从可在厢堂休憩,将军一人随我入内。」
  
  达奚贺若回了一礼,然后用鲜卑语吩咐一番。
  
  随从们想说些什么,又被高大的门阙及密布的甲士震,于是乖乖前往两侧的厢堂。
  
  达奚贺若解下兵器交给守卫,待搜检完毕后,深吸一口气,在荀序身后亦步亦趋,脸上的神色也更肃穆了。
  
  过了门阙之后,入目所见便是占地广阔的庭院及错落有致分布着的殿舍。
  
  殿舍外有兵士值守,殿内人头赞动,摆放着许多桌案。时不时有人进进出出,前往另一座小院,片刻之后,又步履匆匆地回返,手里往往捧着装满公函的木盒。
  
  这都是紧张办公的随驾官员,大概分属各部,什么人都有。
  
  一连走了三进院落,几乎都是办公的衙署。
  
  偶尔见得几位气度非凡的老者,或闲坐于树下,或在竹林旁的石桌前谈笑,
  
  却不知都是什么人,反正荀序不停地行礼,达奚贺若也被迫跟着行礼。
  
  这个宿羽宫,大概是此时大梁朝最有权势的所在了,比洛阳宫还要更胜一筹。
  
  「黄将军。」
  
  「荀主簿。」
  
  前方又出现一道院墙。
  
  达奚贺若抬头看了看,通体用石头砌成的墙体外,早年敷设的泥粉已多有剥蚀,渐渐爬满了藤蔓,墙头甚至还开着几朵小花,煞是好看。
  
  门楼之下,黄正和荀序见礼完毕,简略寒暄了几句。
  
  「黄将军还未启程?」荀序问道。
  
  「等童瞎子给陛下做完早膳,我再与他交割印信。」黄正说道。
  
  荀序笑了,感慨道:「童千斤算是出头了。」
  
  「是啊。」黄正亦感慨道:「其实我亦不想离去。」
  
  荀序笑了笑,没多说,转而招呼达奚贺若入内。
  
  门阙后同样是一个庭院。
  
  院中甚至有一片小竹林,摆着石桌石椅,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正在往桌上摆放饭菜、餐碟、碗筷。
  
  荀序低声介绍了一番:「此乃陛下养子邵贞。」
  
  达奚贺若了然。
  
  「坐下吧,一起用点。」不远处响起了浑厚的声音。
  
  达奚贺若一惊,立刻跪拜于地,道:「拜见陛下。」”
  
  「代国难道都行跪拜?」邵勋笑道:「起来吧。」
  
  中原也有跪拜之礼,但不是任何场合都跪拜。平日里君臣见面,简单行个礼就行了。
  
  邵勋刚上完厕所回来。,胃口大开。
  
  童千斤最近研究了新菜谱,将春笋切成细丝,与新收的菘菜一起炖煮,味道还不错,此刻石桌上就摆了几盘。
  
  邵勋坐了下来,道:「春笋在广成泽价甚廉,数钱即可买一篮子。置于瓦罐之中,与饭同蒸,最是可口。」
  
  他的鞋靴上沾了点泥,似乎早上出过门。
  
  荀序知道,昨晚皇后说要吃春笋,于是陛下一大早就起来了,瞒着皇后,亲手采挖嫩笋,然后亲自生火、煮饭,不借手他人。
  
  皇后起来后,大长秋禀报此事,多日未露笑容的皇后终于展颜。
  
  当时荀序就暗暗感慨:陛下能有今日,不是没有原因的,哄女人是有一手。
  
  邵勋此时也让众人分食春笋蒸饭。
  
  吃完之后,照例端上带货意味极浓的义阳茶漱口。
  
  待所有餐碟都撤下后,他才看向达奚贺若,问道:「去淮南数月,可有所感?」
  
  达奚贺若闻言,立刻说道:「陛下若想得淮南之地,须得水陆、步骑并进单靠骑兵千难万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