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事出有因,江湖双令 (第2/2页)
说的也是,就算秦天赐犯了什么大罪,少林也不会为难他性命,这孩子聪慧伶俐,方丈是个开明之人。应该问题不大……想着,也为自己的冲动自责,这么大年纪的人了,有时还这么冲动。
……………………
秦天赐被众和尚双手反绑,带到了方丈室。顾名思义,方丈室就是少林寺方丈居住打坐念经休息等之场所。
想不到这百年名寺,秦天赐第一次来竟然会是以这种反绑的形式到来,实属无奈和可笑。
不过秦天赐行事光明磊落,这事不是他做的,他当然不惧众人。一进方丈室,便见一黄色僧衣、红色黄线格袈裟披身的一老者盘坐在蒲团上闭眼打坐念经。这老和尚六十来岁,眉毛胡子白了大半,样子看起来端详安和,一点不像寺内发生大事故的人。
慧觉方丈听到众人踏入屋门口,也缓缓睁开眼睛,微笑道,“这位少侠,你是小金龙吗?”
秦天赐觉得这和尚好笑,哪有这样问自己问题的。若自己是小金龙也不会承认啊,若不是小金龙也没什么意义啊。转念一想,笑道,“方丈神僧,您觉得呢?”
这时菜园僧慧智跻身进屋,双手合十低头道,“方丈师兄……这位小施主不是小金龙啊,慧念师兄和慧明师弟到之前,他还和小金龙有一战呢……”
方丈笑而不语,他接果慧明递上来的江湖令看了一会,点头道,“不错,这的确是我寺盒子。那,少侠,你能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秦天赐也微笑道,“恕方丈和各位神僧见谅,在下不能……”
慧明性子有点急,顿时生气走向前……
“阿弥陀佛……慧明师弟……”方丈见慧明向前走,顿时道出一句……
众人皆在原地不动,齐念出“阿弥陀佛”。
方丈拿着江湖令,踏出了房门,“你们都随我来……”
众人押着秦天赐,跟着方丈往后院走去。转过几个偏殿,走向五乳峰。来到中峰处,这里是初祖庵。绕到后面则是一小院,其中一面是山坡墙,山坡上有一大半个人身高的洞口。
“这是?”慧明惊道。这里,是达摩洞。
这是一个天然的石洞。“禅宗初祖”达摩曾在此洞中面壁九年,因称“达摩洞”或“达摩面壁洞”。但这里看起来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小山洞,细看好像只是一个大坑。
方丈率先走了进去,众人跟着踏了进去。其余弟子守在门口。要知道这里是佛门禁地之一,一般情况少林门人是不得入内的。想不到里面别有洞天,这山洞内部还蛮大,宽约一丈有余,深度达到三丈远。而在洞底深处,黑漆漆的一片,但这里明显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方丈开口道,“师伯……弟子慧觉求见……”
想不到洞里还有一人,这声音听起来更苍老,这声音没有感情,也没有什么气力,只是一个简单的老者声音,“如果没有什么事,你们还是少来为妙。”
慧念走上前抢话道,“师伯,您又是何苦呢?当年义奖师父也没有怪您,义悟师叔的失踪也不是您的责任,您何苦一直苦守此处。”
这时他点亮了自己身边的油灯,虽然光线昏暗,但也可清清楚楚见到洞内情景。秦天赐见这老和尚,估计有八十多九十岁高龄,虽然年纪大,精神面貌也不是很好,但身子骨还很硬朗。他的头发更是杂乱无边,直接都垂到了地上,胡子也落到盘膝而坐的腿上。最不可思议的,是面前这人气息很散漫,可以说散漫到根本捕捉不到他的气息。要说感觉,当年义悟师父健全巅峰时,就和他的感觉很像。直觉告诉秦天赐,此人武功非同凡响……想不到少林还有这样的绝世高手,还是高手中的高手!
这老人缓缓道,“阿弥陀佛……出家人四大皆空,往事也不要重提。老僧只是在这做该做之事。慧觉,今日你带这么多人来此有何事?况且还带了个外人……”
方丈忙把手中江湖令给面前这老僧呈上,这老僧一见,毫无反应,面上居然没有一点变化。他接过江湖令摸了一下,然后运功片刻,源源不断将内力传送到这黑色的令牌上。只一会功夫,令牌变得炙热,然后他伸出食指,在令牌某处用力一戳,令牌便裂开了一条缝。
这场景和当年小时候,义悟师父的手法类似,他竟然打开了这江湖令。
老者取出里面里面又像羊皮又像帆布的经文,上面的梵文还是当年那模样。老者只简单看了一眼,便点头道,“好……我那寻找了四十年的师弟义悟因为它到现在还下落不明……不想今日它又回归少林……阿弥陀佛……”说着又把它收了起来。
然后自己起身,挪开地上的蒲团,地上有一个暗格。打开后,里面隐约能见到三个小坑,其中一个小坑摆放着另一枚江湖令。老者将手上这枚江湖令放进了第二个小坑里,这样就只剩下第三个在华山派的那枚。很快老者又复原,自己又盘膝坐了上去。
方丈这时说道,“慧明、慧念,你们都看到了吧?”
两人齐念,“阿弥陀佛……”
方丈继续道,“这位少侠年约十多二十岁。小金龙成名江湖已有十余年,若他是大盗小金龙,那岂不是他还是孩童时便到处作案了?”
两人低头惭愧,一时被气昏了头,不想犯了这低级错误。众弟子在洞外,洞内只有方丈,慧明,慧念,慧智,一个老僧和反绑双手的秦天赐。他们看到这两枚江湖令,顿时明白过来。少林寺的那枚江湖令根本就没被盗,区区一个小金龙算得了什么,有师伯镇守此处,就算十个小金龙也奈何不得。师伯当年和师叔义悟相比,少了一些血性,冲动下导致义悟师叔下山寻找这无端失踪的江湖令,这一去,直到现在四十年也没音讯。